
一、科學選型與負載管理
選擇功率匹配的機組,負載率控制在50%-80%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或過載,此時燃油效率最高。避免空載或低負載運行,非使用時段及時停機,減少無效油耗。
二、燃油凈化與品質把控
柴油使用前靜置2-4天沉淀雜質,加油時用濾網過濾;選高標號柴油,防止雜質堵塞噴油嘴。油箱油位保持1/3以上,避免油位過低導致供油不穩。
三、設備維護與狀態優化
定期更換“三濾”:每200-300小時更換機油、柴油、空氣濾清器,確保供油和進氣通暢。
清理積碳與調整參數:每4-6個月清理氣門、噴油嘴積碳,調整供油角和噴油壓力,提升霧化效果。
控制工作溫度:冷卻水溫度維持65-95℃,冬季用保溫簾或預熱裝置,避免低溫燃燒不充分。
四、規范操作與細節把控
啟動時逐步增加負載,避免瞬間滿負荷;運行中若冒黑煙,立即降負載檢查。定期檢查油管密封性,防止滲漏;操作人員需熟悉最佳參數,避免誤操作。
五、長期節能措施
選用加裝余熱回收裝置的機組,減少能源浪費。每500小時全面保養,檢查氣門間隙、活塞環密封性,確保機組無故障運行。